疏于管教、家教失当、溺爱放任、单亲、隔代抚养、社交圈子复杂等问题家庭往往会孕育出问题学生。针对此类学生的教育问题,沙溪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、省市有关文件精神,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,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,从自身实际出发,将2017年确定为“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年”,用“关爱”提升沙溪教育的温度。自2017年4月启动以来,得到各中小学的积极响应,收到了良好成效。
据了解,活动按照“广泛摸排、精准建册、跟踪管理、预防为主”的工作思路,坚持“以人为本,关爱为主”的工作原则,以“陪伴与关爱伴随学生成长”为活动主题,将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关爱工作纳入学校工作重点,做到准确分类,综合治理,落实责任。
活动中,全镇16所中小学针对学校存在的特殊群体学生,通过制定方案、摸排建档、家访走访、个别谈心、结对帮扶、心理辅导等方式做了大量工作,许多学校提出“三优先”,让特殊群体孩子隐私得到保护的前提下,加强家校沟通,倡导亲情关怀,做到精准帮扶,综合施策,兜住德育底线,让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。全镇16所中小学合计摸排出各类特殊学生496名,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3.3%。
各校在活动中涌现出很多好做法,老师们用各种关爱举措,让学生感受来自学校、师长和家庭的关怀,帮助他们重新唤醒学习的动力,向上而动,向善而行。
华强学校是一所民办九年一贯制的学校,学校生源全部为外来务工子弟。在活动过程中,他们成功争取到沙溪镇公益创投资金,邀请家长义工一起为关爱对象购买了书桌、台灯、书籍,专门送到关爱对象家里,安装好后才离开。这一举措让受助孩子很受感动,无论是在校表现还是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。
龙头环学校在活动中提出“三优先”策略。即学习上优先辅导(具体包括课堂上优先发言、作业优先批改、课后优先辅导)、生活上优先照顾(具体包括优先定位、优先关怀、优先谈心)、活动上优先安排(具体包括优先参加班级活动、优先参加社团活动、优先参加各类比赛),让关爱对象处处感到温暖。
沙溪镇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优势,组织问题学生开展以“自我成长”为主线的心理团康辅导,通过“组建团队、我是谁、别人眼中的我、我要变得更好!”等活动,帮助孩子了解自己、欣赏自己,同时学会一定的团体合作的能力和规范纪律。
龙瑞小学通过举办过集体生日、联欢课堂、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,帮助特殊群体学生融入集体生活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,增强信心和勇气。挂钩领导、班主任在合适时机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个别教育。心理辅导教师利用“阳光小屋”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个别辅导,帮助他们打开心结,克服孤独、自卑、抑郁、绝望、恐惧、暴力等不良心理,树立健康积极的阳光心态。同时做好各班“心育委员”的培训工作,让“心育委员”及时发现、化解班内处于萌芽状态的学生异常表现及行为。对特殊群体学生的转变,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进行表彰,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。组织党员、家长义工、村关工委等对特殊群体进行结队帮扶,形成一帮一、多帮一,使学生感受多方面的关爱。
沙溪中学在广泛摸排过程中,通过心理测试完善特殊群体学生档案,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,初三年级定期举行心理讲座,通过这些方式,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、个性品质、情绪管理、异性交往等主题的教育,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。并对各班家访开展情况、建档立案情况、跟踪帮扶情况定期进行督查,及时通报情况,把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纳入年级、班级工作考核,确保活动得到有力落实。
溪角中学以“师友关爱与父母陪伴助推学生成长”为活动主题,把学校“小老师”制与特殊群体学生关爱紧密联系。一方面让优秀小老师与特殊群体学生结对子,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很大帮助,在参与学校各种活动,如运动会,爱心义卖,志愿服务,德育活动中,小老师引领特殊群体学生积极参与,快乐参与,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。另一方面,积极鼓励特殊群体学生争当小老师,通过争当小老师,改变不良习惯,减少社会、家庭等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。同时,通过开展“进步之星”、“活力之星”、“美德少年”、“我是小老师”等评选,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。
象角小学针对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两类特殊群体,特意为其选派了“教师家长”。
圣狮小学结合学校德育特色,以亲子义工为活动载体,认真做好家长的家教方法培训,引导家长参与到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活动中来,在活动中传承好家风。
活动取得良好成效,促进了各校的校风学风的巩固和提升,进一步夯实了全镇德育基础,推进了德育精细化管理和教育公平,确保问题学生健康成长。在过去的一年里,沙溪中学的影视德育被国家教育部评选为“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”,沙溪镇中心小学被国家教育部评为“2017国防教育特色学校”,沙溪中学和溪角中学再次获得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……